痛风是因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种高尿酸血症,主要损害关节、肾脏及血管系统等器官,临床突出表现是复发性关节炎征候群。丹毒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组织炎症,并非关节发炎,所以前者不应误诊后者。但大量统计资料表明,有半数以上痛风曾误诊为丹毒。下面贵阳专业治疗痛风医院的医生为您介绍:
分析原因有三:
(1)两病病灶及周围组织都常有红、肿、痛、机能障碍的局部症状和畏寒、发热、白细胞增高、血沉增快的全身中毒表现。(2)既往我国痛风属少见病,而丹毒是常见病,所以,多首先诊断丹毒。(3)当误诊丹毒后,并按其给抗生素治疗,炎症症状5~10天逐渐消失,医生常误认为抗感染有效,更坚定了丹毒的诊断,待关节炎复发时,依然按丹毒处理;其实并非抗生素的作用,而是痛风关节炎自行缓解的结果。
痛风误诊丹毒后,多用大剂量青霉素、头孢霉素抗感染,这两类抗生素中的多数药是经肾脏排出,阻碍尿酸的排泄,使血尿酸居高不下或继续上升,急性关节炎症状加重,病程延长,发作频繁。据统计,误诊丹毒的病人中,80%以上者入本院前注射过青霉素,这些病人病程平均延长2.5天。血尿酸水平平均增高86.6umol/L;一月内关节炎发作2次以上的例数,用青霉素者也明显多于不用者。如果痛风反复误诊丹毒,血尿酸长期持续升高,可能导致关节畸形,功能丧失,并引起肾、心及血管系统合并症,是构成痛风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,危害比单纯关节炎更大。
如何减少痛风误诊为丹毒?关键是掌握二者的主要差异。两病的主要差别是,起病:痛风多在夜间或午休后关节骤然红、肿、剧痛、功能障碍,炎症在数小时内达到顶峰;丹毒也属急性炎症,但较痛风发展缓慢,从起病到炎症重时多需数日。
发病部位:痛风的炎症多以关节为中心,下肢多于上肢,小关节多于大关节,约70%首发于双足第一跖趾关节;丹毒常发生在创口及附近的软组织,非关节为中心的损害,炎症近心端有时伴有红线状淋巴管炎。病程:痛风急性关节炎期,关节发作后不作治疗,3~7天可自行缓解;丹毒病程取决于抗感染效果,有效的治疗后3~5天炎症可基本痊愈。
预后:前者复发倾向明显,常在数日、数月、甚至数年再次发作,而且发病间隔时间渐短,病程渐长,误治或治疗不规范,血尿酸长期增高,后者治愈后很少再复发或慢性化。血尿酸:痛风急性期多数伴有高尿酸症,仅有5%左右血尿酸不增高;后者不应有血尿酸的变化。
试验治疗:痛风发作时用秋水仙碱规范治疗,数小时后急性关节炎可得到控制;秋水仙碱对丹毒无此作用。其他:痛风与性别、年龄、体型、遗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;丹毒极少受这些因素的影响,所以区别二者并不困难。
以上就是我们的医生为您介绍,相信大家有了深刻的了解,发现以上症状者应该尽早去正规医院检查,相信一定不好的,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的话,可以免费咨询我们的在线医生,他会给您一个满意的解答,后祝您生活愉快。
文章部分文字、图片、数据、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。
